在德国,有将近6700个硕士专业供本科毕业生选择。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本科专业的基础上选择细分专业路线,更加深入的在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或者也可以从全局出发,拓展自己的专业广度。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和自己的本科专业相匹配,而自己又感兴趣的硕士专业,是许多同学关心且头疼的问题。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同学们在选专业上提供一点帮助。
德国对于专业的匹配程度非常看重,如果选择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课程匹配度上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所以申请本专业的硕士在申请德国大学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

举个例子,一个政治系(Politik)本科毕业生,不仅可以进入课题研究小组,对当下热点议题,比如政治交际学,国际政治学等进行研究,同样也可以选择广阔的政治学科,学习公共政治学概论。又或者,一个生物学(Biologie)的毕业生,既可以学习细胞分子生物学又可以学习环境保护生物学。
在这琳琅满目的专业名称里,每个专业都有它的侧重点,这也就是你的考虑方向,你是否对这个方面感兴趣,想要继续学下去。一些名校的热门的专业往往还要看本科的绩点进行择优录取。所以,学好大学里面的每一门课某种程度上都是对自己的加分项。
比如法兰克福应用技术大学(FH Frankfurt)的建筑系(Architektur)和工程信息专业(Informartik)的研究生就是对所有本科毕业生开放的。柏林工大(TU Berlin)里的环境设计规划的研究生可以同时接纳自然科学类本科生,政治学本科生和地理系本科生。
由此可见,跨专业申请理论上是完全可行。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录取率,在同等分数的条件下增加录取的机会,取决于专业的匹配度了。什么是匹配度?简单来说,匹配度就是指你的本科所学的课程和想要申请大学专业的本科设置的相关程度。德国大学的课程安排都是分模块(Modul)来进行,每个模块的权重对应着相应的学分。学分越多,就意味着课程越相近,就代表能更快的衔接上硕士的课程。
比如说,一个生物系的专业要求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五个模块,总计180个学分。那么,如果跨专业想要申请研究生的话,匹配度学分相差不能超过30分,一旦超过,就无缘申请了。所以一份能够介绍自己的专业模块分布的课程描述就非常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在申请之前才能保证比较高的成功率,但是这些最好是由专业的机构和申请人来提供建议。
德国的研究生录取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实际上是没有的。和本科生录取相比,每个大学在研究生录取上都有自己的筛选标准,甚至同一所大学在不同专业上的录取方式,申请日期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本科成绩单是重中之重。在同等条件下,许多大学还要求申请者写一份动机信,出具相关语言证明等。在不分伯仲的情况下,精英大学们还会邀请申请者参加一次面试,面对面的进行考察。如何提高申请成功率呢?首先,除了优化上述的几项硬指标外,小编认为,多申请几所大学和专业,分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确定保底的专业,不乏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样,在有着高审查和高等待率的热门专业下,与其惴惴不安的等待结果,不如手握录取书,骑驴找驴的安心等待下一份录取通知书。另外,有的同学在第一轮的录取中收到了拒信,也不要灰心。因为,好多专业会有第二轮的录取审核,由于第一轮录取让出来的空余位置,好多同学因此在开学前一周也有机会得到录取信。
德国研究生的申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这让第一次没有选择好专业的同学们有了再次选择的机会。
大学(Universität)和应用大学(Fachhochschule)为研究生专业提供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不同侧重点,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性。两年的学海生涯,含金量高的毕业证书,更好的工作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Sharon
声明:本文系麦熊留学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不妥,欢迎指正。